考研的这段路京海策略,满是泥泞与星光,但只要坚持,无论结果如何,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我之所以想把这句话写在开头,是因为这句话是在我备考期间从未停下的念头,也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考研的结果,它也许对当下的我们来说很重要,但也不要忘记享受备考的过程,它对我们的改变,将永远在我们的人生蓝图中留下色彩,在日后某一个无声无息的时刻派上用场。
我的本科就读于上海一所双非二本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虽然看似与新闻传播有一些关联,但其实百分之八十的知识都需要从头学起。
不过,我觉得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让我拥有了一个扩大知识体系的机会,最后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上岸上大新传专硕非全。
行哥邀请我来写经验贴,说实话我很惭愧,相较于其他学员们的高分,我的学习经验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剩余87%但是,行哥说全网几乎没有写非全上岸的经验贴,那我就斗胆试着从非全的角度来给出一些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我将从什么人适合考非全、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工作党”怎样备考这三个问题出发来进行分享。
一
什么人适合考非全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考试,只有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你的努力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在最后的结果中“被看见”。
我选择读非全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的:
(一)经济条件
这是读上大新传专硕非全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毕竟8w一年的学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为学校不提供住宿,外地的考生还需要考虑工作、租房、生活等一系列的问题,它们都将成为你读非全时的隐形支出。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你在上海有稳定的工作或者你的家庭可以支撑你完成学业又或者你是上海本地的考生,那么非全也是值得一试的。
(二)工作问题京海策略
接下来,针对正在上班想要攻读非全的学弟学妹们来谈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你的工作最好不要太忙,不然你没有时间备考,就算考上了读起来也会很辛苦。
其次,你需要让你的用人单位知晓你在备考,因为到了复试可能需要上传单位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最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的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就像行哥的非全贴写的那样“它还需要时间去磨平偏见”。
所以,如果之后不考虑体制内工作(体制内认可非全)的学弟学妹们,需要关注一下用人单位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程度。
(三)实力评估
在最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就问过行哥,目前有一年工作经验的我到底应该考全日制还是考非全日制,行哥给我的回答是“先学起来,看你的学习情况决定”。
这句话我也送给还在纠结考什么的学弟学妹们,先学起来,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我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是按照全日制的标准在要求自己的,后期我也发现自己的基础确实不算太好、学习时间也不够,再加上现在找工作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辞职也很冒险,综合几个因素最后选择了报考非全日制。
因此,如果你想上岸但觉得自己可能实力确实跟不上,亦或是你目前工作还不错考研只是提升自我获取资源,那不妨试一试非全日制。
二
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
时间管理对于报考非全日制的学弟学妹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如何快速在工作与学习之间切换状态是需要方式方法的,下面我分享一些我的做法供参考:
(一)拉长备考战线
你总是无法预计突如其来的工作会如何打乱你的学习计划,因此提早开始可以为自己增加容错空间。
我是从行之全程BAN早鸟价出来之后就立马报名开始了我的备考之旅。之所以没有犹豫,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那你可以先为这件事付出一定量的金钱。
我报名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坚定考研的意志京海策略,告诉自己未来的一年都不要说放弃!
很惭愧的说,前期我的备考状态其实一直是在学习和躺平之间反复横跳的,一直到6月份才开始慢慢进入正轨。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有点喜欢偷懒,那不如提前开始,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慢慢习惯工作和学习并行的生活状态。
(二)利用碎片时间
上班备考并不是一件全是缺点的事。
首先,比起脱产的考生,你的心理压力会更小,因为你有退路。
其次,你会有良好的作息,因为到点必须上班。
接下来谈一谈如何利用好碎片时间:
一方面,用好通勤时间,我每天上下班通勤都是坐地铁,在地铁上我会听一些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播客拓展知识又或是背一背英语单词,让枯燥的上班之路也能拥有意义。
另一方面,用好“摸鱼”时间,工作不可能总是忙的,有空隙的时候就拿出书来看一看或者听一听KE程,这种见缝插针的“偷学”有时候似乎记得更牢。
(三)做好假期规划
上班备考时间不够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对于每一个长假,我们都要抱着“吃干抹净”的态度(可以出去玩但建议最好是短途)。
工作总是很容易让我们完不成学习计划,而长假的意义就在于给工作备考的我们创造了一个让学习进度回到正轨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在假期来临前提前做好学习规划。
(四)创造学习环境
这个点是写给和我一样不太自律的学弟学妹们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切换工作和学习的不同状态。
我备考前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每天下班一回家就想躺着,学着学着就又躺到了床上,这样的状态是完全不行的。
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最有用的解决方案是:如果你家有书房那就去书房,不要让床出现在你的视线里。如果没有那就去图书馆、自习室,这绝对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很幸运,我家的附近就有一家自习室,最开始下班,我只能在自习室里学习两三个小时。但其实习惯就是一天天养成的,后来我慢慢就可以达到4-6小时的学习时间了。所以只要坚持、循序渐进,考研会一点点改变你,没有什么是无法做到的。
三
工作党怎样备考
(一)初试
关于专业课,也许高分行之学员们的经验更值得借鉴,可以去看看他们的帖子。
于我而言,就是老老实实跟着行之全程BANKE程的脚步走,从打基础到专题训练再到模拟实战,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次作业、理解每一节KE程,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那些原本的我不可能做到都会变成原来我能做到。
关于公共课,因为需要上班,所以看的都是线上KE程,可以自由分配时间。英语阅读我个人很喜欢颉斌斌老师,英语作文我看的是石雷鹏老师。政治看了徐涛老师的强化BAN配合做了肖一千题,后期做肖四肖八的时候看了B站的苏一和大牙。
(二)复试
虽然非全日制的复试几乎不筛选人,但我们也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
关于笔试,我主要翻看了行之的《背诵宝典》和《热点专题手册》,进行知识点的重新唤醒和答题思维的“复健”。
关于面试,就是认真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以及根据自我介绍延伸拓展所能想象到的所有方面,中英文建议都准备一下,没事多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考场上遇到没准备到的问题,别慌张,要么尽量往自己准备的内容上引导,要么就现场即兴说一说。对于非全来讲,只要不冷场,通常观感都不会太差。
最后,还是那句话享受备考的过程。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与自我的博弈。
它让我们学会在压力下坚守,在困境中成长,无论结果如何,这段为梦想全力以赴的时光,已然成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作者是2025级上海大学新传专硕研究生京海策略,授权行之新传考研发布。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二传二改。
发布于:上海市国华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